話說前陣子買了大特價188元的康熙帝國DVD,迫不及待地回味起當年愛看的陳道明兄~~~(其實是小蘋果忘記把裝滿影片的隨身碟帶回來,只好被迫跟著我看康熙,哈)


陳道明。

很愛陳道明演的康熙,從年輕氣盛,到王者氣象,演繹了康熙的成長;當然也許多人在罵他,說他違背史實,說他演康熙坐沒坐像,說真正的康熙從小接受嚴格的帝王訓練,是不可能像他那樣子的....但我倒覺得他演的康熙相當人性化,而且儒雅中別具威嚴。還記得第一次看康熙帝國,康熙從8歲、14歲,到二十幾歲時換陳道明演,我第一個印象是:這康熙怎麼那麼老阿!!後來才知道,以道明兄的年紀....能那樣已經很不錯了(當然不像我家ALAN可以40歲像20歲,50歲像30歲,到58歲還是帥...),更驚人的是,演14歲康熙的,是一位當時已經35歲的演員李楠.....我的˙天啊他看起來好嫩阿....

想有圖有真相的人,請自行在google圖片搜尋「康熙 李楠」。因為我在辦公室沒辦法打開大陸網站啦!

記得當時連帶查了不少康熙帝國相關的報導,編劇亂改歷史,周培公不是討伐吳三桂的撫遠大將軍,皇輿全覽圖不是周培公在盛京花10年功夫畫的,孝莊太后不可能自稱「我孝莊」....雖然小蘋果覺得本劇頗為沈重,但我倒覺得戲劇效果十足。查到的相關討論中,最為完整的一篇,我偷偷copy下來,保留在此,央視不要跨海來抓我阿!

以下文章轉載自
http://202.108.249.200/news/bjzl/20020108/100005.html
如經原作者告知將即行刪除。

背景資料二: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康熙王朝”

01月08日 14:47



標榜為歷史正劇的《康熙王朝》自播出後,就引來一些有關史實 方面的批評。隨著故事的發展,批評聲也越來越多。歷史上的“康 熙王朝”到底是什麼樣?

22日晚,記者在歷史學教授林乾博士的辦公室中,聽林博士和 人大清史所的董建中博士講述了一個真實的“康熙王朝”。

康熙

康熙即位時虛齡只有8歲,但從他的身體發育和心理年齡上卻非 常早熟。也許正因如此,康熙才在祖母孝莊的旨意下,於康熙四年7 月娶四輔臣之首的索尼的孫女赫舍?氏為皇后。這時康熙只有11歲。

長達8年之久的平三藩是對少年天子意志力的考驗。當時耿、尚 兩藩在吳三桂之後起事,在台灣的鄭氏也挑戰朝廷。更嚴重的是, 楊起隆在京師聯絡八旗奴僕數千人起事,蒙古察哈爾部布爾尼親王 也舉兵稱叛,西北的王輔臣在總督莫洛的激變下也揭旗而起。局勢 急劇惡化,康熙經受著“極限考驗”。最糟糕的是統治陣營內部也 出現混亂。索額圖等主張,仿傚漢文帝故事,先殺了主張撤藩的人 。漢官中的動搖分子偷偷地遣家眷回原籍,做好“另仕新朝”的準 備。滿官中有人主張應即速“搬家”,撤離京師回遼東。


康熙臨危不亂,他每天要聽取前線奏報,確定對敵方略。平均 每天處理軍報高達三四百件之多,還每天出遊景山射獵不止。


8年的平叛戰爭使康熙較早成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這是他一生 受用不盡的財富。

孝莊文皇后

孝莊文皇后13歲離開科爾沁草原來到陌生的清宮,憑藉家族的 背景和她的聰明智慧,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她一次次獲得新生。電 視劇中,有孝莊文皇后給順治下毒的情節,順治的歸宿也以出家告 終。事實上,這都是“戲說”。據親自草寫“遺囑”的內閣學士王 熙記載,順治明明白白死於天花。

玄燁當上少年天子後,孝莊文皇后常給他講“得眾則得國”的道理。隨著鰲拜專權的日益嚴重,康熙在祖母的支持和策劃下,開始實施擒鰲拜計劃。他先將索尼之子索額圖召入宮中,以演“布庫戲”為名,讓十幾個八旗少年在宮中習武。由於鰲拜身軀高大,孔
武有力,因此在細節上也作了安排。當鰲拜到內廷覲見康熙時,內 侍將事先準備好的一個折腿椅子請他坐,而讓另一內侍立身其後。

康熙又命賜茶,但內侍卻用一隻經沸水煮過的極熱的碗盛茶,鰲拜 接茶時因炙手難耐,將茶碗猝然墜地。趁鰲拜屈身拾碗時,鰲拜身後的內侍趁勢把他推倒撲地,年輕侍衛們一擁而上,將鰲拜擒住。

智擒鰲拜,是康熙對權臣的第一次行動。很顯然,他得到了孝 莊文皇后的授意。以後,平三藩、收台灣,康熙都曾得到過祖母的 教導。

康熙8歲喪父,10歲喪母,因此對祖母有特殊的依戀。他對祖母 大海一樣的恩情,總有難以報答的感覺。孝莊文皇后年紀漸老,他 幾乎每天上朝以前或下朝以後,都要到祖母宮中問安。孝莊文皇 外出,他總是前行探路。康熙二十六年,孝莊文皇后終因75歲高齡 病倒。康熙衣不解帶,睡不安榻,晝夜守在祖母身邊達一個多月之 久。儘管康熙“檢方調藥,親侍飲肴”,也沒能挽回他敬愛一生的 祖母的生命。


索額圖與明珠

索額圖出身名門望族,他的父親和兄弟也均在朝廷身居要職。 早在鰲拜當權時,索額圖就已身居高位,但他卻辭職做了康熙的貼 身侍衛。在擒鰲拜時他立了大功,自此平步青雲。索額圖對漢文化 涉足不深,只和李光地較為親善。康熙19年,索額圖因結黨營私被 罷免了大學士,康熙21年其所有職務被罷免。在以後的重大歷史事 件中雖有參與,但已不起決定作用。康熙42年,因太子爭位一事被 康熙軟禁,後活活餓死。

明珠在滿族大學士中是非常有作為的人,索額圖被免之後更是舉足輕重。他的發跡是與身屬納拉氏有關,鰲拜當權時曾親身到廈 門與鄭氏和談,但卻從未踏上過台灣的土地。平三藩時明珠力主撤 藩,而且善於用兵。他的漢文化修養很高,身邊聚集了不少漢人才 子。平台灣時明珠也堅決支持康熙。但後來也結黨營私,甚至康熙的決策如得不到明珠支持就推行不下去。康熙27年,明珠丟了大學 士一職,隨後做過一段領侍衛內大臣。後來的明珠已無過多權力。
明珠死於康熙47年4月,廢太子之事發生在同年9月。


蘇麻喇姑

蘇麻喇姑是蒙古族人,本名叫蘇墨兒(爾),她出生在科爾沁部一個牧民之家。確切的生年曆史中沒有留下記載,但從她作為孝 莊的陪嫁侍女來推算,蘇麻喇姑應該比康熙大40歲左右,應是玄燁 的祖母輩。

由於莊妃從皇太極的側福晉一路攀升,蘇麻喇姑的地位也得到提升。蘇麻喇姑的馬上功夫十分了得,她常常騎馬外出為孝莊文皇 后辦事。蘇麻喇姑平生有些“怪癖”,《嘯亭雜錄》說她一年中從 不洗一次澡,只有除夕那一天,用極少的水對身體進行擦洗,然後將“穢水自飲”,據說這是“為懺悔”。至於“懺悔”的是什麼, 不得而知。

吳三桂

清朝統一中國後,三藩擁兵自重。吳、尚、耿3人作為明將在投降清朝後,為清王朝定鼎華夏立下了汗馬功勞,因而分別被封王, 也稱“三藩”。

“衝冠一怒為紅顏”,當年吳三桂打開山海關時曾留下一個歷史疑案:他與多爾袞約定,鎮壓李自成後劃江而治,江南仍由漢人 掌管。但後來清朝並沒有兌現。此後吳三桂一路南下,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一塊天地,“雲南王”的日子倒也逍遙。清朝最初的感覺 是,有吳三桂在雲南,踏實。但對他的猜忌防範與日俱增。對此,吳三桂心中有數。

吳三桂舉事後,三四個月間,很快飲馬長江。這時,他要求清 廷兌現“劃江而治”。在沙場上週旋滾打的吳三桂以為乳臭未幹的 少年天子定會有“城下之盟”。但康熙見到此信大怒,將吳三桂之 子吳應熊及孫吳世霖處絞。當時吳三桂正在用餐,聞聽子孫被殺後 大驚,說:“上少年乃能是耶!事決矣!”推食而起。吳三桂死於 病疾,其後三藩之亂徹底被平。

周培公、姚啟聖和施瑯

周培公長於計謀,曾因功授七品官。圖海統領大軍進至潼關時 ,他上《平涼策》,因此被招為幕僚。清軍攻下平涼咽喉虎山墩後,堅不可摧的平涼城已置於清軍炮火之下。這時,在王輔臣部下任 總兵官的黃九疇及布政使龔榮遇得知自己的同鄉周培公在圖海大將軍帳下做幕僚,於是願做內應,勸降王輔臣。圖海最終沒費一槍一 彈降服王輔臣。但劇中說周培公得到重用,任撫遠大將軍,有兵力 20餘萬等等,皆屬虛構。

歷史上的姚啟聖也不是“官越做越小”。姚啟聖曾在不到5年功夫即從一個記名知縣升到福建總督。姚啟聖家中十分富有,他確曾 於康熙八年“以擅開海禁”被革職,此後在浙江沿海一帶以經商為業。耿精忠在福建叛清後,他變賣家產招募壯兵投赴軍前效力。升 任總督後招撫台灣鄭氏集團兵將,頗有成效。施瑯就是這時被姚啟聖等力薦福建水師提督的。


施瑯比姚啟聖年長3歲,史書上說他精習兵法,但為人偏狹。順治初年,他曾降清不久復叛追隨鄭成功,後又與鄭成功不和再度降 清。由於他左右搖擺,康熙讓他以內大臣名義在京賦閒10年。經姚啟聖多次力薦,並願以家人百口擔保,康熙任命施瑯出任福建水師 提督。康熙21年10月,經議政王大臣會議,康熙正式下旨令施瑯“專徵”台灣。此時的姚啟聖雖為失去親徵台灣的機會痛心不已,但 仍以大局為重,督運糧餉,甚至將妻妾首飾捐出激勵將士。


李光地

在《康熙王朝》後半部中,李光地無疑是一個重量級人物。歷 史上,李光地備受詬罵。李光地比康熙長12歲,他早年是個“神童 ”,教書先生還未開口,小光地已能成誦。康熙9年,28歲的李光地 考中進士,後開始仕途。三藩之亂,他上蠟丸密疏向清廷提供福建 前方情報受到康熙讚許,升為侍讀學士。又由於平定台灣有功,升 任翰林院掌院學士,正值壯年的李光地可謂春風得意。


李光地的名聲不好源起他的“賣友案”。耿精忠在福建叛亂時 ,曾請李光地、陳夢雷到耿氏政權中任職,遭拒絕。後李與陳商量,陳接受邀請做內線。陳將耿氏內部情況寫成初稿送給李光地,李 光地改正後則只署自己名字上給朝廷。不久,李光地因功升授侍讀 學士,而陳夢雷則被擬罪處斬,經康熙寬免發往瀋陽給披甲人為奴。陳夢雷知道為李光地所賣大鬧。一次康熙東巡盛京(瀋陽),召 見陳夢雷時屏退左右,對陳說:“你屢次告李某人,你今天在我面前,又無旁人,有什麼話就說吧!”陳夢雷一再講李光地欺君賣友 的事。但康熙最關心的是李光地如何“欺君”,因此誘使陳夢雷說“你今天再不說,恐怕永遠沒有機會了。”陳夢雷只好說:“李某 負奴才千般萬般,要說他負皇上,卻沒有。奴才怎敢妄說?”康熙這才和顏悅色。晚年的李光地得到康熙寵信,出任吏部尚書、文淵 閣大學士等職。太子被廢、皇八子失寵後,李光地開始輔助後來的雍正帝。


噶爾丹

或許為了劇情的需要,《康熙王朝》把徵剿噶爾丹的時間向後 推延了20餘年,而且還虛構了很多情節,如噶爾丹在京城貿易、康熙被迫將愛女藍齊兒下嫁給噶爾丹等。


噶爾丹其人十分梟悍,他早年在西藏當喇嘛。康熙29年,噶爾丹率2萬精騎,進入內蒙古境內,在烏爾會河擊敗清軍後繼續南下, 距北京僅700里。一時間朝野驚恐不安,京師為此全城戒嚴,米價驟然漲到白銀3兩一石。後康熙派軍討伐噶爾丹,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 烏蘭布通之戰,噶爾丹雖損傷不少兵將,但清軍也傷亡很多,佟國綱等血灑疆場。


為了徹底征服噶爾丹,康熙35年春玄燁率勁旅親徵大漠。最後,撫遠大將軍費揚古率西路軍在昭莫多與噶爾丹遭遇。第二年春, 噶爾丹在眾叛親離的窘境下,飲藥自盡。


關於清史,兩位博士有著說不盡的話,清朝在歷史上發生的故 事實在太多了。回到劇中,林乾博士說,這部劇虛構了太多人物和史事,而且歷史上的康熙解決問題的思路是很清晰的,除鰲拜、平 三藩、收台灣、打沙俄、打噶爾丹,但電視劇中有關重大事件卻多次重復,甚至康熙28年了還禁海,要知道收台灣是在康熙22年啊, 康熙28年時都簽訂尼布楚條約了。”


董建中博士的話很有意思,他說清史本身就很豐富,沒有必要再虛構了,何況虛構後還那麼多錯。藝術作品是可以誇張的,但絕不能自詡為歷史正劇,這樣會嚴重誤導觀眾。(生活時報)


來源:央視國際網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underar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