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這麼久,ALAN終於推出了一張足可比擬全盛時期的粵語專輯!從2000年以來一路的跌跌撞撞,一直摸索,總算在2009年的今天交出了亮麗的成績單!

我覺得最後一段寫得很棒,"在如今港樂這麼青黃不接的年代,在這個陷阱不再是愛情的年代,在這個我們聽不到狂呼我空虛的年代,我們可以哼哼「遇著是非 總當透明」,然後再收拾起心情,來面對身邊週遭的種種莫名莫測。"

80年代是一個美好的年代,但它已經過去了...

很高興我們的ALAN是活在當下的潮流音樂人!!

希望我自己也能夠不斷嘗試,挑戰自己,就算到了58歲依然活力十足。



=================================================

【2009】廣東大碟《再度感動》專區 » Mr Tam再度感動 CD+DVD
轉載:
http://tieba.baidu.com/f?kz=599168791



文/公元1874

聽粵語流行樂那麼多年,總是對8、90年代最輝煌的時期感到有種種奇異的不解,因為有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在不停的發生。例如,一年的金曲能有一半都是張學友的,又或者像BEYOND一樣成為band霸N連冠,或者有歌手還能一年跟出雙月刊似的出六張專輯還張張銷量都是數十萬,或者又像譚詠麟《愛的根源》一樣一張專輯10首歌全部都是至hit金曲主打歌……物極必衰,今時今日的香港樂壇,從過去一年50億港幣的唱片收入變成5億,從過去一線歌手一張專輯動輒50萬以上的銷量變成5萬,從一年HIT超過10周的金曲上百首變成十來首……縮水10倍之下,簡單的列舉對比已經沒什麼意義,反思或者做其他什麼研究,也不是一個歌迷做的事。港樂是怎麼了?暫且不提吧,來看看那些經歷了港樂從起始,到崛起,再到輝煌,乃至沒落的歌手吧。

校長就是這麼一個歌手。

有人說校長愛擺譜,他究竟是不是這樣姑且不提,但他若真的擺譜,倒的確有這個資格。從70年代溫拿到80年代譚張爭霸再到如今,很多年過去了,很多和他一個時代的歌手隱退的隱退,蒼老的蒼老,轉行的轉行,不停漸漸消失在我們的視野裡,但校長還在唱歌,還在出新專輯,還在紅館左麟右李,還會和刀郎合唱網絡歌曲,我必須深深的佩服他的精力充沛與熱情無限。記得TVB評選25年金曲「金中金」的時候,結果是《愛情陷阱》,校長和同台一眾歌星合唱,左擁右抱,從舞台左邊跑到右邊,又跑過去,如此往返,恍惚間好像看到了一個真的是永遠25歲的譚詠麟。對於絕大多數香港人以及一部分內地喜歡港樂的人來說,譚詠麟和他的歌,是屬於「集體回憶」的一部分,你也許不喜歡,但卻無法抹去。

尤其是,當我聽到校長的新專輯《Mr.Tam》的時候。

就算你是校長的死忠歌迷,也不得不承認他新千年來的專輯質素確實比不上過往。這有很多種原因,校長原來的譚式情歌,隨著歲月流逝,今時今日他的嗓音已經不適合,演唱會上把歌曲降調來唱就可以窺之一二,另外校長似乎還在嘗試很多不同的東西,尤其是在國語方面,只是總感覺,不是那麼回事,《星光大道》平淡如水,能讓我記得的只有那首三個老男人合唱的《家鄉的龍眼樹》。有時候我不禁想,校長這究竟是怎麼了呢?

不過,聽了《Mr.Tam》,我覺得我已經找了答案。

這張專輯是一張典型的Band專輯,以眾多來自不同樂隊的成員共同創作,情形類似陳奕迅早先的《H3M》,不過《Mr.Tam》的Band味道要比《H3M》更濃,樂風也更加廣泛。例如,80年代的樂隊組合雙雄Beyond、達明一派,在專輯裡都奉獻出了自己的作品,這在以前是不可能湊到一塊的。此外還有Mister、City Beat、BIZ、BlueJeans、太極悉數出現,這些樂隊基本貫穿了整個港樂的三十年,而以這個班底加上林若寧、潘源良與周耀輝三位填詞人---要特別提出的是潘源良,他是典型的樂壇老人,屬於譚詠麟的時代----,使得專輯內的歌曲都發生了一些奇妙的化學反應,例如我們看到了林若寧和Beyond的黃貫中的合作,上次還是2004年的《原罪犯》《阿博二世》,新晉詞人和老牌樂手,他們擦出的火花是美妙的,反之亦然。

開篇之作《香港香港》是上面提到的林若寧與黃貫中的作品,由於我實在是對Beyond太熟悉,因此一聽就已經感覺到beyond的味道,尤其是後面《上次無下次》的時候,間奏時那蒼白滲人的電吉他失真音Solo,完全是阿Paul的風格。說起來,黃貫中跟校長已經合作二十多年了,從《千金一刻》,再到《自由人》,再到如今,校長的聲音和性格,都適合黃貫中的火暴脾氣。只不過大抵是金融危機當下,作為香港藝人領頭羊的校長有必要為大家打氣,所以這首《香港香港》如同楊千嬅去年的《啦啦誇啦啦》一樣,都是純粹的勵志歌。使我感到可笑無奈的人有人居然覺得這是主旋律歌,感到噁心、不能接受,這讓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都是怎麼了?勵志一點就不好嗎?幸好Beyond是二十多年前成名的,否則家駒如果在世,怕也早被人給噴成為權貴賣命的歌手了。

阿Paul自己唱《6000000》,唱《太平山上》,唱《隱形人》,罵盡當權者無能和世態炎涼,但《香港香港》裡經由林若寧點化,一切變得可開解,有希望,不管你是有錢還是無錢,「彼此都有各種需要 世界如舊照耀 得到得不到 哪裡有 大不了」。「彼此都有拚搏需要 世界如舊照耀 彼此只要撐多一秒 世界如舊照耀」,妙就妙在那個「撐」字,寫出現實社會大家的壓力。林若寧的詞作,還是一如既往朝著其恩師林夕的方向發展。

《Mr.tam》是我在專輯裡最喜歡的歌曲。這首歌看上去有些像校長自己的感言,但意外的是他卻選擇了和一個新晉樂隊的主唱一起合唱,而譚健文寫得頗為滄海桑田的歌詞與Richard Yuen笑裡藏刀的編曲更是讓這首《Mr.tam》有了諸多可供玩味的空間。歌詞通篇在寫一個名字叫Mr.Tam 的「他」,寫他的經歷,他的故事,他的為人處事,但到歌詞最後卻用一個「我正是這Mr Tam來解開觀眾的疑惑,Alan Po與校長的合唱與其像是一闕共鳴,你一言我一語,說來說去,說的不過是自己,而這自己這麼多年的經歷,化為一句「陷阱不再是愛情」。這是我覺得整張專輯裡最有靈氣也最讓人感慨的歌詞,《愛情陷阱》已經是很多年很多年前的事了,在那個情愛氾濫的樂壇,那樣的歌最受人歡迎,也最給當時懵懂的青少年一種發洩自己感情的渠道。但如今,唱歌的人老了,聽歌的人也老了,朝九晚五若干年後,感情已經是沒什麼好說的東西,而人生當中所經歷的種種是非,讓聽眾感覺到的只有這麼一句,「陷阱不再是愛情」。世道險惡,要顧忌的東西很多,那些「陷阱」早已不再是「愛情」。活得世俗之後,愛情已經是一種遙不可及的東西,就像《Mr.tam》裡說的,笑喊憤怒像無形,日夜歡笑可以盡興。最最關鍵的是,這首歌太契合校長,換任何一個歌手都不可能有這種效果,特別是Richard Yuen的編曲裡,用的雖然是中板快歌形式,由於電吉他伴奏總是滑向低音,聽起來總讓我感覺有很多無奈包含在其中。我覺得《Mr.tam》是很有誠意的歌曲,值得聽眾好好留意,特別是如今的香港樂壇,這樣的歌曲更顯得彌足珍貴。

相對起來,《讀愛》就顯得要平庸化,我想這罪過首先要怪在向雪懷身上,這歌詞有些過於口水,好在編曲保持了一定的水準,夠硬,使得這首很軟的歌,氣質讓仍然不遜於色。《再問前程錦繡》跟《香港香港》一樣,仍然是打氣的歌,而且一語雙關,「做校長好友 畢竟已足夠」,完全可以看成陪著我們聽了那麼多年的校長,在對我們略表新意。《上善如水》是把之前國語專輯裡校長自己作曲的作品翻成粵語,填詞的大街是位不熟悉的人,歌詞頗有些《再見理想》的意思,依然是激勵人逆水行舟,愈聽下去你就愈會覺得勵志這個主題與Band風格的本專輯是相當契合的,尤其是以勵志為主的Beyond風格影響貫穿其中的時候。

劉以達的《小悲咒》還是他一貫的調調,與之前他發行的《十年》(此《十年》非彼《十年》)那張專輯保持著一種音樂風格,雖然很劉以達,但當唱歌的換成校長之後,卻總讓我感覺很有趣,因為他們實在難得合作一次。相對起來專輯最失望的歌則是《那些感動過人的歌》,編曲盡了本分,詞作卻顯得有些敷衍,稱不上這麼龐大的標題。

《上次無下次》是阿Paul最典型的慢板情歌,我覺得也算是校長在情歌方面一種新鮮的嘗試,尤其是跟《讀愛》這種延續過去風格的作品在同一專輯裡做比較的時候,我很是希望阿Paul以後能多給校長寫一些歌,尤其是《自由人》那樣的。專輯裡最後壓軸的《高低一起》為全碟做了一個平淡舒緩的收尾,首先要說的是我相當不喜歡填詞的夏至,此女曾經糟蹋不少好曲,還好這首歌裡她盡到了本分。歌詞就不用細究了,依然還是勵志為主,不過同《再問前程錦繡》比起來,同一題材,各有所指,也算是專輯裡一個有趣的對照。

這張專輯真的相當不「校長」,情歌被壓縮得幾乎消失,除了《讀愛》延續著校長過去的風格,其他的歌曲幾乎都是一種新的嘗試。而且整張專輯樂隊味道十足,如果換一個樂隊主唱來唱這張專輯的歌,則就變成了一個新樂隊不折不扣的搖滾專輯。我想,現在的校長還能繼續在音樂的道路上嘗試、開拓,尤其還是這樣充滿著力量的進步,是應該值得大家鼓勵和欣喜的。畢竟,在如今港樂這麼青黃不接的年代,在這個陷阱不再是愛情的年代,在這個我們聽不到狂呼我空虛的年代,我們可以哼哼「遇著是非 總當透明」,然後再收拾起心情,來面對身邊週遭的種種莫名莫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underar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